168体育办公室党支部和心内科专家走进社区、单位,通过科普讲座、义诊、急救培训等多种方式,为大众传播“心”知识,助力“心”健康。
今天,就让我们跟随阜外医院专家团,通过线上小课堂,详细了解防治心血管病的四道“关卡”。
心血管病的预防首先要重视“危险因素”,比如高龄、肥胖、吸烟、糖尿病、血脂异常等。一个人符合的危险因素个数越多,未来患心血管病的风险也就越高。所以想办法减少危险因素的累积,就是预防心血管病,获得长寿和健康的有效途径。
戒烟:大量研究显示,戒烟者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会显著降低,而且无论何时戒烟都能够获益,越早戒烟获益越多。
限制钠盐:减少钠盐摄入量可以降低血压,减少心血管病风险,建议每人每天摄入钠盐不超过5g,大概是接近装满一个普通啤酒瓶盖的量。
限制酒精:饮酒量与高血压、心房颤动和脑出血密切相关,建议成年男性每日摄入酒精量小于25g,女性小于15g(25g酒精量大致相当于750ml啤酒或250ml葡萄酒或38度以下白酒75g)。
积极运动:活动不足是导致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之一,建议一般人群每周进行至少3—5天,每天30分钟的中低强度运动(如快步走、慢跑等);而工作忙碌没空长时间运动的人可以每周至少进行两次较大强度运动。
吃够蔬菜:建议每天吃够300—500g蔬菜,并适当增加主食中粗杂粮的比例168体育。
阜外医院门诊部专家特别提醒,这些建议简简单单,但都是经过大量研究而得出的,千万不要“道理都懂,但都不做”,只要长期坚持就能在预防心血管病方面发挥重大作用。
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人们俗称的“三高”也是心血管病重要的危险因素168体育。“三高”初期并不可怕,甚至大多数人没有明显症状,但如果长期控制不达标,又有侥幸心理抵触长期服药,就可能引发真正危险的心血管病,如冠心病、心肌梗死、脑梗、脑出血等。
阜外医院门诊部专家特别强调:“三高”慢病患者用药目的是稳定“三高”指标,不能自己观察指标降低就少用药甚至停药,等指标高了再吃,一定要遵医嘱,科学规范用药。只有长期保持指标健康,才能预防更严重疾病的发生,降低死亡风险。
还有许多患者担心,长期用药会不会对身体不好。其实,对于大部分服药的“三高”慢病患者来说,吃药带来的益处是远远大于所谓的药物副作用危害的。道理很简单,不稳定的指标变化,会持续增加患心血管病的风险,给心血管病防控带来很大的困难。所以“三高”慢病患者不要把长期甚至终身服药看作一种负担,更应该把其看作一种“预防更严重疾病的手段”,按医嘱规律治疗,努力达标。
如果生活方式不健康,基础病指标又长期不达标,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几率将会大大增加。在这个阶段,人们则应当开始多留意疑似心血管病的症状,以便早发现、早治疗。
以常见的心血管病冠心病为例,它常由于心脏血管“堵了”而引发心肌缺血,导致心绞痛,最典型的表现有胸闷、胸痛,或胸部有紧缩、压榨感,时间可持续几分钟,休息或含服可缓解。
但不少患者的症状并非最典型的胸痛,而是可能表现为左肩、左侧前臂内侧的放射痛,还有些患者表现为上腹痛,甚至有些患者可表现为咽喉不适发紧和牙痛,非常容易混淆从而未能及时发现冠心病。
所以当具有危险因素较多的高危人群出现类似症状时要格外警惕,如大多上述症状是在劳力活动后出现的,休息后或含服可缓解,则需要高度怀疑是心血管病造成的,建议去医院就诊。医生可通过如平板试验、冠脉CT或造影等检查手段进行诊断。
而当心绞痛的症状时间超过15分钟,休息和服药均不缓解,多伴有大汗或莫名的恐惧感时,则要怀疑心梗的可能,需及时拨打急救电话送医。
一般来说,像冠心病168体育、房颤等心血管病在发病前或多或少都有先兆症状,早期识别具有这些特征的高危人群,主动就医诊断和治疗,可使病情缓解。但还有一些患者(如隐匿性冠心病)可能首次发病即是心梗甚至直接导致心脏骤停,一些青年人还存在极量的抽烟、极度的劳累和极度的熬夜,也可以诱发急性心梗和心脏骤停。
发生心脏骤停后,4分钟内开始进行初级心肺复苏存活率可达50%左右,超过10分钟再开始急救则即使心跳恢复也会有不可逆的脑损伤。所以及时识别心脏骤停并掌握心肺复苏技能,则成了防治心血管病的另一道必要“关卡”。
2.一边观察胸廓起伏判断是否已无呼吸(时间不超过10秒,可心里默数10个数);
3.一边检查颈动脉搏动判断是否已无跳动(时间不超过10秒,可心里默数10个数)。
确定患者心脏骤停,先及时呼救,马上拨打急救电话(可开启免提状态边急救边通线分钟内开始初级心肺复苏“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的急救步骤。如果能在极短时间内找到附近的AED,请尽快将AED拿到患者身旁。如无法短时间内找到,一定先心肺复苏,让旁人去寻找AED。因为情况紧迫,没有给人看说明书的时间,所以打开电源开关后,AED都是有语音提示的,按语音提示操作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