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体育当身体不适或受伤时,不少人会上网查阅相关疾病或健康信息。但据媒体报道,网上查到的医疗科普文章有时会被一些医疗机构用来作广告导流。在同一页面,医师的科普内容下面会出现包含功效宣称的医疗广告,诱导读者点开广告链接。由于这些广告“挂靠”医学科普文章,非常具有迷惑性,现实中就有人上当受骗。
有这样一个案例:一位痤疮患者在网上浏览一篇皮肤健康科普文章时,通过文章下方的广告链接了解到某医疗机构可以“根治痤疮”。然而,该患者在这家医疗机构治疗了5个月,先后花费1万多元,并没有收到该机构宣传的“立即见效、永不复发、不留痘印”等效果。这位患者感叹:本以为附在那篇权威医疗文章后面的广告同样权威,原来是两码事,文章是打广告的医疗机构用来导流的幌子168体育。
媒体调查发现,此类披着科普外衣打广告的医疗机构,利用患者渴望得到权威医生、权威信息指导的心理,常常盗用比较权威的科普内容,而这些科普内容的原作者医师却对此并不知情,不知不觉中为这些医疗机构做了“广告代言人”。前不久,知名互联网医疗平台“好大夫在线”发布站内信,称其平台上的科普文章等在未被告知的情况下大量出现在另一家平台上,而且,相关科普内容被“搬运”后被进一步“加工”,在页面下方,经常会推荐声称“全国某某病医院第一名”“可治疗各类疑难杂症”等夸张的医疗机构广告,以引导患者点击。
“搬运”其他平台科普内容并用作广告引流,这种行为会严重扰乱互联网线上问诊的经营秩序。患者基于对医生科普内容的信任而被平台及其他医疗机构的广告恶意导流,一旦进入没有资质的医疗机构就诊,不仅会延误病情,造成健康和财产方面的损失,严重者甚至会危及生命。对医生而言,其创作的科普内容未经本人授权被转载并被其他医疗机构及平台恶意利用,成为他人导流及获利的工具,不仅会损害医生的创作积极性,也会对其知名度和声誉造成不利影响。
法律人士提醒,上述“挂靠”科普文章进行广告引流的行为,存在多种法律风险。如果科普内容满足独创性要件构成作品,任何平台未经作者授权公开发表,有可能违反《著作权法》相关规定,涉嫌侵犯作者的复制权、信息网络传播权等著作权;若一个平台未经授权通过技术手段大量“搬运”拥有版权平台的科普文章等素材,并在自己的网站上直接展现与传播,有可能替代版权平台向用户提供服务,会削弱版权平台的竞争优势,破坏行业的竞争秩序,涉嫌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相关规定,构成不正当竞争行为。
根据《广告法》《医疗广告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发布医疗广告时,广告发布者应当查验医疗机构的主体资格,要求广告主提供《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将其与《医疗广告审查证明》中的医疗机构执业情况、广告成品样件以及实际待发布的广告内容进行比对,确保三者相一致;医疗广告不得含有涉及诊疗方法168体育、疾病名称、药物、诊疗效果及利用卫生技术人员的名义、形象作证明等内容;不得发布含有虚假和引人误解内容。一些平台“搬运”其他平台的医疗科普文章,为不靠谱的医疗机构打广告,两者沆瀣一气。并且,网络平台及医疗机构发布“全国某某病医院第一名”“可治疗各类疑难杂症”等医疗广告,亦涉嫌违法,市场监管部门有权对上述行为主体依法作出行政处罚。
从医疗机构竞价排名到医疗广告“挂靠”科普文章设置陷阱,近些年医疗广告乱象屡禁不止。业内人士指出,之所以如此,一方面是因为基于网络的虚拟性、非现场性,治理医疗违法广告存在取证难等问题;另一方面,违法医疗广告背后往往有巨大的利益,吸引违法者铤而走险。俗话说,治顽疾,下猛药。治理违法医疗广告,最根本的是完善相关立法,明确罚则,大幅提高违法成本;监管部门加强监管,依法严厉处罚违法违规行为,形成有力震慑。同时,进一步加强普法宣传168体育,提高公众甄别医疗广告的能力,引导公众从正规渠道获取医疗科普知识;畅通维权渠道,让消费者积极主动拿起法律武器向违法行为开战。